老年人因为身体等各种技能的钙质容易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钙元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老人骨质该如何怎么健康检查
1、骨形成指标
(1)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该酶由成骨细胞合成与分泌,它在血液中的浓度可反映成骨细胞水平,对bALP活性的监测及动态观察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病情预后等提供有效依据。
(2)骨钙蛋白(BGP):骨钙蛋白又称骨钙素,它来自成骨细胞的非胶蛋白,半寿期为5min,监测血BGP不仅能反应成骨细胞活性而且可以帮助观察药物治疗后成骨细胞的改变,当骨形成与骨吸收耦联时,骨钙素是反映骨形成的特异指标,在许多内分泌疾病和骨病患者中,血清骨钙素发生变化,是临床上诊断,检测病情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可直接反应骨形成速率,抗骨吸收药物可使BGP水平下降,而刺激骨形成治疗则使BGP水平上升。
(3)原胶原延长肽(PICP):该肽力为在Ⅰ型胶原蛋白修饰过程中被切下而排出体外的一段多肽,其水平高低能够反映成骨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
2、骨吸收指标
(1)空腹尿钙/肌酐比值:正常值为0.13±0.01,如尿钙排出量增加,说明骨吸收率增加,骨吸收时,骨钙释放入血,导致尿钙升高,由于影响尿钙的因素较多,因此特异性不强。
(2)空腹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正常高限为0.016,比值增高,说明骨吸收率增加,虽较常用,但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强。
(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主要存在于破骨细胞,其水平可反映骨质吸收情况,绝经妇女,甲旁亢和甲亢患者血清TRAP显著增加,绝经后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后,血清TRAP下降70%,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较好指标。
(4)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物及末端肽:作为骨吸收指标近年来受到重视,有较强的特异性与代表性。
骨转换标志物排泌有昼夜节律,这提示我们在收集标本时要定点标准化。
老人骨质该如何怎么健康检查
3、骨密度测定方法
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定量CT法(QCT),定量超声测定法(QUS),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法(DEXA)等,以测定骨质疏松的程度,确定诊断及检查药物治疗的效果,其中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较好,是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检查的金标准,与QCT相比,具有价格低廉,结果确切灵敏度与正确度均高的优点,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双光子技术,即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校准不同软组织厚度及脂肪含量,双光子很快就被双能X线所取代,并得到广泛使用,两者的工作原理一样,但DXA比DPA扫描快,更精细准确,更准确,避免了同位素的衰减,它的原理是两种能量X线同时穿过身体,被探测器接收,因不同组织(主要是骨,脂肪和肌肉)对高低两种能量X线的反应不同,因此可以用数学公式校正,不同的厂家采用不同的技术得到两种能量X线,一种是用K边缘过滤,另一种是使用转换开关。
4、测量部位
(1)椎体:为常选择的检查部位,主要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一般选择胸12~腰4椎骨密度检测是早期发现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70岁以前的老年妇女腰椎侧位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部位,在测定腰椎骨密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将患者的腰2和腰4的骨密度积分与30岁成人或同龄正常人的同部位骨密度积分作比较。
②注意腰1~腰4很低骨密度。
③有中度到重度骨质缺乏的患者必须扩大测定范围,应从胸4到腰5。
(2)桡骨与尺骨远端:既往主要用SPA或DPA,目前采用外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桡骨远端骨密度测定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或普遍性骨质疏松有诊断意义,但对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大局限性,而且,外周骨密度测定不能确定骨质疏松明显的部位,但将桡,尺骨之间做比较,发现桡骨远端骨质疏松症时的骨密度改变比尺骨更明显,也更敏感。
(3)股骨:是常用的骨密度测定部位,包括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转子,常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方法测量,股骨颈主要为皮质骨,Wards三角区既有皮质骨也有松质骨,但以松质骨为主,这一部位的骨密度改变与腰椎和桡骨远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经大样本横断面研究发现,Wards三角区在绝经前15年(约35岁)和10年(约40岁)就开始骨丢失,到绝经时(约50岁)丢失已达11%。
5、结果分析
骨密度测定结果判断:从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有以下两种标准,两种标准通常结合使用。
(1)T-score: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低于峰骨量的标准差别判断骨质疏松情况,低于峰骨量(30岁时的骨密度)1~2.5个标准差,为骨质缺乏,低于2.5个标准差以上为骨质疏松,低于2.5个标准差以上,同时伴有骨折为确诊的骨质疏松,一般而言,骨密度减低至峰骨量的80%~90%,是为轻度骨质疏松(或骨质缺乏),骨密度降低至峰骨量的60%~80%,为中度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至峰量的60%以下,则为显著的骨质疏松。
机构推荐: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邓州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